再无其他。
什么变法图强,什么法术势,什么高压治国,压根儿就没人鸟法家。
甚至就连法家自己,近年来都不怎么提这些学派执政思想了。
想想晁错,一辈子都在忙什么?
前二十多年都在读书,都在积累;
然后就入仕,成了一个平平无奇的文吏。
抓住济南伏生授《尚书》的机会,得以儒皮法骨步入汉家朝堂,甚至混到太子储君身边后,也始终在围绕《削藩策》搞文章。
而在《削藩策》被太宗皇帝否决后,晁错又拿出了许多策论,来为自己增加在官场上、在汉家朝堂之上的政治筹码和履历。
等太宗皇帝驾崩,先孝景皇帝即位,又飞速拿出《削藩策》,磨刀霍霍向诸侯。
从始至终,晁错所做的一切,都是在拓宽法家的生存空间。
——儒皮法骨以入仕,是为法家在政坛增添一个发生渠道,以及聊胜于无的根据地;
混到太子身边,几近谄媚以侍君,用尽浑身解数献策——给太宗皇帝献稳定边墙、稳定天下的策略,给先孝景皇帝献《削藩策》,都是其‘唯君唯上’的具体体现。
甚至直到被腰斩弃市,晁错也仍旧在为法家的未来谋出路。
虽然并未能谋求一条走上去,就能抵达彼岸、抵达光明的康庄大道,但好歹也找了一条路,而不是连路都没得走。
从始至终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