候,法家不顾必要性的强行变法,却也会破坏王朝本有的和谐稳定。
用后世一句流传甚广的‘名言’句式来说,便是法家的道路,每每都能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于将倾。
至于狂澜为何‘即倒’,大厦为何‘将倾’,那你别多问。
好比春秋战国之时,原本困苦、落后的秦,在商鞅变法之后迅速得以壮大,早在始皇一统天下前数十年,就已经成为了天下公认的最强国。
在经过数十年的积累,这个曾经的最强国,最终甚至强大到了一己之力,便可一扫六合的程度!
虽然这其中,有外交、军事、文化、商贸等各方面的谋划,但秦国本身的强大实力,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因素。
但正所谓,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。
原本困苦羸弱的秦,因商鞅变法而得以图强;
一统天下,威震四海的秦朝,也同样是在法家近乎偏执的变法精神下,在短短十数年内走向了灭亡。
故而,华夏文明从秦的灭亡中得出教训:弱小,且几乎没有其他办法快速图强时,凭法家变法图强,是最优解;
但在强大起来之后,继续留着法家,却又成了亡国之道。
简而言之,便是越弱的时候,法家越有用;越强的时候,法家越有害。
至于先帝做出的尝试,则是在汉家即不足够强——至少没强到可以讨伐匈奴,也不够弱——至少没汉初那么弱的微妙时间节点,来试一试法家的成色。
即:在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