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,岑文本头皮发麻,心中惴惴不安。
李言没有理会岑文本的话,接过递来的报告,看也不看的丢在一边。站起身,走到窗前,背着双手看向外面波光粼粼的湖面,感受着略带些秋意的空气,淡淡的说道:“先生对接下来的朝局如何看?”
“啊”
岑文本被李言天马行空的思路弄得些顾此失彼,强压下心中的忐忑勉强道:“陛下刚刚登基,就提出了发行大唐宝钞和建立大唐资产管理署的伟大设想,并得到世族们的支持。”
“仅仅半个月,就有十多家世族响应,并预计筹集五千万贯,财政寺也正在设立。仅此一项,就可做为新朝的一大创举和善政,功在当下,利延千秋。”
“在满朝文武的眼中,陛下的才能已不下太上皇,只要按步就班的执行下去,大唐必然更上一个台阶。”
一通马屁拍过来,李言身子动也不动,反而叹了一口气:“先生不必绕弯子,你应该知道,朕说的并不是这些。而是那些亲王们,朕该如何对待?”
回过头,看到岑文本已然是坐立不安,满头大汗。
李言回到坐位上,缓缓的说道:“太上皇已经为他们找好了退后,朝庭在去年,也给朝中诸位亲王挑好了封地。只要年满十六岁的成年皇子们,都需出镇边地,为国守疆。”
“皇室宗亲们的封地大多都在雪域高原,原土蕃和土谷浑旧地,而世族勋臣们多在西域。可直到现在,这些人已然接受封国,却依旧留在长安,并没有半点要就藩的举动。”
没理会神色慌乱有些不知所措的岑文本,李言自顾自的说道:“太上皇的那些兄弟们都是皇叔,朕暂时管不了;世族们树大根深,西域封国于他们而言,等于是多了一条退路。”
“他们不会置之不理的,多数已然在招兵买马的建设中。”
“而朕的这些兄弟们,很多年纪太小,一些刚刚成年的,也在看着年长的诸位亲王。”
“这其中,尤以吴王和魏王年纪最大,和朕也差不了多少。”“李泰被父皇亲自下旨圈禁,有生之年,不得放出。魏王府就是他的终身牢狱。再加上他在朝中根基深厚,是不可能再出来的,他就算想去就藩亦不可能。”
“朕也下旨给魏王府的守卫,若是魏王胆敢迈出王府,可立即斩杀,不必请旨。若是魏王逃出王府,所有守卫侍女太监仆人皆斩,整个王府鸡犬不留。”
“那堵围墙,即是困住他的藩篱,也是保护他最后生活的保障。”
“另一个就是吴王李恪了?”
李言话音一落,岑文本心里一沉,终于不再抱任何侥幸。皇上把自己招来,就是为了谈李恪的事情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