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先生知道,为什么没有人催着李恪就藩吗?”
岑文本一愣,看到李言略有深意的笑容,心里咯噔一声,忽然想到一种可能,内心嘭嘭直跳起来,脸色瞬间变的煞白。
见岑文本反应过来,李言这才说道:“吴王和魏王曾经与朕争过天下,魏王在父皇的雷霆压力下,已然不足一提了。剩下的吴王,有人却不想让他逃出生天。”
“纵容他留在长安,就是为了从容的收拾他。”
“毕竟,李恪有过父皇英果类已的评价,还有他那样的出身,就算是朕,也有些自惭形秽呢!”
李恪出身至尊至贵,其曾祖母与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、大司马卫国公三朝国丈独孤信之女,其曾曾祖父亦是西魏开国功勋、八大柱国之一的唐国公李虎。
其外曾祖父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,其外祖父是隋炀帝杨广。
祖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,父亲是一代圣主唐太宗李世民,李恪与其胞弟李愔乃融杨隋、李唐和独孤氏三豪门之血脉,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朝的帝裔,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也是难得一见。
李恪集隋唐两朝帝脉于一身,这一点儿就连李承乾也比不了。
可以说,只要李恪活着,李氏和长孙家族的血脉,永远排在第二梯队,这也是长孙无忌誓要除去李恪一脉的根本原因,这血脉太让人嫉妒,也太让人不安了。
匹夫无罪,怀壁其罪。
李恪这样的出身,有进无退,做不了皇帝,就是万劫不复,天下哪个皇帝容得了啊?
岑文本听到这里,已然是心中颤栗,不安到了极点儿,他没想到李恪的出身,竟然也能为他遭来如此大祸。
不过想想,也在情理之中。
李恪本身就血脉高贵,自身也是十分出色,身材挺拔,长相俊逸,武略超群,胆色出众,待人宽和,为人豪迈,身边聚集了一批像柴哲威那样的武将,其势并不算小。
再加上有宁心宫的杨妃娘娘在,一批有前朝背景的臣子,不自觉的团结在了李恪周围。
不过,也正是这些人,引起了关陇世族的警惕和防范。他们怕李恪上位后,重新拉起隋朝一帮旧臣,走上炀帝武力消除世族的后路,这才从一开始就扼断了李恪的争储之路。
岑文本久在中枢,他知道,其实李世民有打算立这位最像自己的皇子为储的。
可有些事情他也做不了主.
一旦立了李恪,必然引起关陇贵族的剧烈反弹,导致新生的大唐陷入分蹦离析的下场。李世民以经过综合的审慎考量和小范围的征求意见,最终遗憾的放弃了李恪。
若说一般的皇子夺嫡,对手是其他皇子和帝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