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的谋划做了铺垫,又不至于引起李从文的警觉,倒也难为他想的周到。
不过,听王徽这么一说,皇帝倒也不必有失偏颇。
“既然如此,李爱卿也无需纠结了!”
万隆帝大手一挥道:“虽然这连弩是你舅舅设计,可你献图有功,张爱卿又强烈举荐,朕便赏你一个同进士出身!”
“臣谢陛下隆恩!”
万隆帝不置可否,转而看向张云逸道:“至于职务……张爱卿可有考虑?不如一同报来,朕参详参详,以便一并下旨!”
衙门无派千奇百怪,平衡之道,早就根植于万隆帝的内心。正是因为宁王一系把持,才导致了工部贪腐一案,有了这个前车之鉴,万隆帝又岂会不加以防范?
仙学还好说,可天工院却另当别论,本就是日进斗金的衙门,哪怕有心扶持张云逸与文臣分庭抗礼,也不愿他一家独大,赐王徽同进士出身,也是原因之一。
不论张云逸是否安排王徽去天工院,他也会变着方的,给他安排一个天工院的职务。
王徽固然受了张云逸的举荐,可他毕竟是举人出身,又赐了同进士出身,且最终下旨的又是自己,皇恩浩荡,也算是在天工院内,埋下了一颗钉子。
张云逸虽并未看出皇帝心里那么多的弯弯绕绕,却听出了他施恩的想法。
他虽然也有笼络王徽的想法,却不完全指望这个,不愿与皇帝别苗头,便干脆顺水推舟道:“还请陛下明示!”
万隆帝当即拍板道:“既然爱卿极力举荐,想必他颇有才干,如此人才可不能浪费了,虽说仙学百废待兴,可天工院也不能懈怠,就让他两边都担起来,也好替爱卿分担一些!”
“陛下圣明!”张云逸趁热打铁道,“天工院和仙学少有功名在身之人,如此既可以学以致用,又能起到南门立木的效果,实在是一举两得啊!”
张云逸不大不小的拍了皇帝一个马屁,也不动声色的给了王徽一个较高的起点。
万隆帝点了点头,这才看向王徽道:“你毕竟刚刚入仕,先在天工院任个主事,仙学挂个博士头衔,待到有功之后,朕再另行封赏吧!”
即便是二甲进士出身,大多也要从八九品做起。
而王徽不过是同进士出身,刚刚入仕便是六品官衔,哪怕有连弩的功劳,入的也是天工院和仙学这种衙门,依旧让他受宠若惊。
“皇上!微臣寸功未立,何德何能……”
万隆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,不容置疑道:“好了!朕相信自己和张爱卿的眼光,心意已决,你快些谢恩吧!”
张云逸颇为识趣,皇帝也没好意思太过露骨,便把他给捎带上了。
待到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