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徽谢了恩,领了官服,张云逸方与他一道离开了皇宫。
去了一趟天工院,宣读了皇帝的旨意,并介绍了一众同僚给王徽认识。
张云逸又选了十多名能工巧匠,方带着王徽,驱车赶往城外的仙学。
虽然制作纺纱车和自行车,天工院更为合适。
可理论结合实践,王徽还需要恶补一些理论知识,他统筹大局,不可能在他一个人身上花太多精力。
所以,去仙学拿些教材自学,还能便于交流。
另外,天工院的匠人没有理论支撑,即便带着他们制作,所学有限,而仙学也有实验基地,带着那些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学生实践,不但事半功倍,还能互相交流。
待到将王徽交给赖尚荣,并对之后的计划做了安排,他方来到仙学的值房。
吩咐赖尚荣取来了报名仙学的名单,并将其召来,一一询问。
大夏朝之大,总有明珠蒙尘之人,有了王徽珠玉在前,他对于报名仙学,又多了一丝期盼。
虽并未发现什么,能与王徽相提并论的历史名人,却不乏惊喜,其中几个能力颇为出众,让张云逸大喜过望。
不过,张云逸也名单中发现,江南地界来投的人员相对较多。
经过一番旁敲侧击,对于江南的情况,多了一些了解的同时,也大致猜测出皇帝与李从文商谈的内容。
不免有些担心甄士隐的情况,同时,也不由想起,算算日子,贾政早已进京,可却迟迟没有通报。
心下暗道,莫非路上出了什么岔子?
……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