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玉、宝钗和黛玉灯谜,以及书中的所有谜语,都是围绕宝玉一人的身世遭遇从不同角度展开的。所以只要揭开了前三个灯谜的谜底,也就等于掌握了《红楼梦》一书所涉及的历史人物的基本范围,也就为揭开其余众姐妹和宝玉、宝钗、黛玉灯谜以及全书的的谜语,以及作品中全部内容的谜底,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。
国学论坛所以只要解开了在全书中处在核心地位的贾环灯谜,就等于点开了一部红楼的“死穴”也就“功过半矣”正因为此谜如此重要,作者才通过太监之口故意强调“三爷说的这个不通,娘娘没猜”作品有“智通寺”脂批有云“谁为智者,又谁能通,一叹。”
太虚幻境的对联后来又改成“过去未来,莫谓智贤能打破”可见作者和批者是非常强调此书的谜语性质的。尤其是“愈不通愈奇,愈错会愈妙”这个批语,更是对此书谜语特征的极力强调。比如作品说元春生在大年初一为奇,宝玉出生衔玉为奇,都是因为其中有特殊含义,按常理都是不通的。所谓“愈错会愈妙”指的则是谜语中的别解法了。比如元春生日为1月1日其实是在特定意义上来暗示宝玉的1660年2月1日生日(宝玉的真实生日其实是2月6日辛卯日,但为了更准确地暗示宝玉与其他人的关系,作者就用这个2月1日来代替这个2月6日了。详后文。宝玉玉落草含玉的本义指的就是宝玉的这个2月1日生日,引申义指的则是曹宣的1662年生日,个中缘由,说来话长,不遑赘述。而太监指出贾环灯谜“不通”其实作者是想藉此来暗示此谜的极端重要性,是应该结合“愈不通愈奇”的批语来看的。“娘娘没猜”反写了猜解此谜的重要性,作者想到了此谜不会太引起重视,故有此说;当然作者也不希望人们对此谜过分重视从而导致了对整个《红楼梦》谜底的发现,也就是希望人对此谜的真正谜底别深入追究即“没猜”贾环灯谜:“大哥有角只八个,二哥有角只两根。大哥爱在床上坐,二哥爱在屋上蹲。”
元宵时节,众姐妹中只有贾环和迎春没有猜对元春制作的灯谜,而同时贾环制作的这个灯谜元春也没有猜。这是因为,宝玉作为太子的最后一个日子甲寅日在立春的前一天,就是“迎春”命名的寓意所在(古代有在立春前一天迎春牛芒神于东郊的礼俗,称为迎春)这一点是很难为读者猜对的。而贾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8页 / 共3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