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氏的事儿,忍不住叹了口气。同一屋檐下住了近两年,王李氏的心思王重如何看不出来,只不过先前碍于颜面,限于那种刻在骨子里的道德观念,王李氏才克制自身,将感情都藏于心底。可当知道王重要动身北上东京汴梁,参加来年春闱之后,王李氏的心就开始动摇了。若是王重一举高中,被授官外放,届时王李氏若是再想见到王重,便没那么容易了。而且王重若是一旦高中,十八岁的进士,想要和王重结亲的姑娘,定如那过江之鲫一般。一旦王重成了亲,有了正妻,王李氏作为王重的嫂嫂,与王重便再无半点可能。诸般愁绪涌上心头,王李氏只能借酒消愁,借着酒意,终于迈出了那一步。王李氏也知道,她和王重之间根本没有可能,所以王李氏才会毫不犹豫的拒绝王重的第一个提议,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个。王李氏虽然是个寡妇,但膝下却只有王茜儿这么一个女儿,待十几年后,王茜儿嫁了人,有了如意郎君,王李氏呢?王李氏舍不得离开王家,舍不得离开女儿,更舍不得救她于水火之中,替她和女儿撑起了一片天的小叔子王重。所以王李氏迫切的想要个儿子,想要一个属于老王家的儿子,替老王家传宗接代,替她那个烂赌鬼的丈夫延续香火。王李氏也正是用这个理由说服了说服了自己,借着酒意,找上了王重。王重能够猜的到,以王李氏的性子,做出这样的决定,内心深处是经历过了一番怎样的纠结乃至于挣扎。所以王重没有拒绝,说实话,王李氏的姿色虽然不差,但也只不过是中上之姿而已,远没有到让王重扔掉底线的地步。只是那天晚上,看着那个可怜的女人,自家嫂嫂,王重到底还是心软了。送她再嫁?还是看她就这么带着侄女儿王茜儿受一辈子的活寡?倒不如随了她的心愿,给她一个子嗣,全了她的念想。至于自己的名声,乃至于旁人的看法,于王重而言,本就不重要。只要能让那个可怜的女人心安便好!至于往后可能要面临的问题,自有王重去解决。每日在船上与盛紘下棋,讨论文章,以沿途两岸江景为左,抚琴弄萧,好不快哉。盛紘着实没有料到,王重对于乐器乐理竟然还如此精通。可惜的是,过了淮阴,顺着汴河一路往西北而去的途中,两岸的景色逐渐不再似淮阴以南那般生机盎然,反而有了几分秋日的枯败萧索之意。随着时间推移,渐往北去,这种情况便越发显着。待王重和盛紘抵达汴梁时,十月已近中旬,一路顺着运河逆流而上,花了半个月时间,总算是抵达了东京汴梁。“你就先安心在我那儿住下,待找到了合适的地方,再搬过去也不迟!”盛紘拉着王重道。对于盛紘的热情,王重颇有些哭笑不得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