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受过吕先生的指点。儿臣鼓琴,端阳公主舞剑,不知可否?”
“既然如此,”华王后点头,“怀袖,去取我的凤鸣岐山,给七公子。”
听到“七公子”三个字,端阳总算舒了一口气。于她而言,舞剑可比弹琴简单多了。
端阳拿过侍女捧给她的剑,突然想起她和秦异从未合过琴音,又开始担心,偷偷问秦异:“你要弹什么曲子?”
“前几天我才新作的,你听了问是什么名字,我说还没有名字的那首。”秦异坐到琴案边,低头专心定音。
“啊?”端阳一惊,他闲暇作曲那会儿她就听得断断续续的,完整的曲子她才听过两三回,“就不能换一首吗?我怕我不熟。”
其实他完整弹下来也只有两三回,没有十足把握保证丝毫不错。
可天时地利人和,多难得,还有面前的凤鸣岐山。
当初周天子东迁,秦君襄护送。周天子为了嘉奖这份功劳,将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君。秦君感恩,命人斫琴。取用百年桐、杉,阴阳调和,十年乃成。其声如凤凰鸣叫,清亮洪越,故秦君取名“凤鸣岐山”。
“没事,”秦异的大拇指和中指分别勾着二弦和七弦,用力一掐,二声如一,“开始吧。”
乐声起势舒缓凝重,时有吟猱,余音绵长悠远。紧接着是一连串的轮指,听似音节混乱,实则紧促有序,如水流汇聚入深渊。紧随其后的七十二番滚拂,更是裹挟着滔天巨浪的气势。声音渐弱,轻轻几个泛音,江水化作雨露,飘忽清冷。
仔细听辨,中间有数段和《光陵赋》很像,技法绚烂处,却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