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日后,辽国的信使快马加鞭抵达汴京,带来了耶律洪基的亲笔书信与首批交割的岁币物资。
金漆木匣在御案上被缓缓打开,旁边列着清单:三十万匹绢、二十万两银,再加十万石粟米等条件赫然在列,这些物资已从幽州粮仓启运。
随函附来的还有燕云十六州的行政图册,耶律洪基用朱砂在“析津府”上重重圈点,墨迹未干处洇着几分仓促——显然,辽国正以近乎讨好的姿态推动盟约落地。
五日后,大宋君臣再次听到好消息,辽国北枢密院急令燕京留守司“即日起筹备交接事宜”。
根据前方军方报告,驻燕云的三万辽军分批撤往松漠草原,率先开放居庸关、古北口等天险关隘,甚至将囤积在涿州的二十万石军粮遗留粮仓,任由宋军接收。
随后耶律洪基下诏“燕云汉民仍用宋律”,将十六州的户籍、赋税账册用骡车装载,由萧胡睹之弟萧胡笃亲自押送汴京,沿途逢州县便张榜宣告“辽宋一家,共讨逆贼”。
之后辽国更是默许燕云士族向大宋“自荐为官”,涿州知州李复率先易帜,率衙役百姓跪迎宋军斥候,其“识时务”的奏报被赵煦批红置顶,诏告天下。
之后更是打破百年禁令的战略输血云州榷场的重新开放堪称震撼。
原本仅供边民互市的土围子,十日内被辽国扩建成占地百亩的石堡商市,三千顶毡帐里堆满来自克烈部的良马,马群嘶鸣声隔日可闻。
耶律洪基特许“宋使可直入辽国牧场选马”,右相耶律俨甚至亲赴马市监工,要求“凡膘肥体健者,优先供给大宋”。
首批交割的五千匹战马中,竟有三百匹是辽国贵族专用的“银霜骢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