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,马具上的鎏金纹饰尚未褪去。
随后辽国更是宣布“茶盐入辽,十年免税”,以极低代价换取大宋紧缺的战马。
当满载茶叶的车队驶入上京临潢府时,耶律洪基竟在城郊设帐迎客,亲自为宋使斟酒,席间笑称“愿与大宋共饮苏允之血”。
之后北疆防线的紧急收缩为向大宋证明“全力西调”的决心。
原陈兵黄河的十五万辽军主力,半数调往西京大同府,沿桑干河修筑防线,甚至将“铁林军”这一王牌重骑部队部署在应州,明言“为大宋守北门”。
辽国细作每日向汴京递送“苏允军报”,从兴庆府的粮草囤积量到静塞军的训练频次,事无巨细。
某次密报甚至提及“苏允欲征发河西丁壮二十万”,吓得赵煦连夜召见枢密使议事。
辽军主动焚毁了在河北境内修筑的所有烽燧,改派使者携美酒牛羊,与宋军将领“会猎于白沟河”。
瀛州守将王雨传回的密折中戏称:“辽人昨日射猎,竟将野兔驱入我军营地,似有媚宋之意。”
耶律洪基深谙“师出有名”的重要性,在辽国上下掀起舆论攻势。
他亲率宗室在木叶山祭祖,宣称“联宋伐明,乃太祖耶律阿保机遗志”,甚至杜撰“太宗耶律德光曾言‘燕云终当归汉’”的谶语,为割地之举披上“天命”外衣。
辽国史馆加急编纂《讨苏逆檄文》,历数苏允“屠城掠地、毁佛灭道”之罪,将其比作“新黄巢”。
同时翻刻《大宋仁政录》,在辽国州县学宫强制诵读,营造“辽宋同文同种”的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