氛围。
当然,在急切的示好之下,辽国亦暗藏机锋。
先是在首批岁币交割时,辽国账册上赫然写着“燕云赋税折抵三成”。
原来,耶律洪基早将燕云汉人农户编为“二税户”,同时向辽宋双方纳税。
程颐识破此计后,当场撕毁账册,迫使辽国承诺“燕云税赋全归大宋”,辽使羞愤难当,但当下情形,也只好同意。
而为满足战马“三倍供应量”,辽国大肆掠夺草原部落马匹,克烈部因“献马三千”引发内乱,其首领遣使向苏允求援,竟被耶律洪基派“鹰军”屠帐灭口。
此事被大宋细作探知,程颐在枢密院直言:“辽人驱虎吞狼,终将自噬。”
而当大宋提出“盟约十年”时,辽国却坚持“以讨灭苏允为限”。
萧胡睹在会盟时笑里藏刀:“若苏允早灭,辽宋情谊长存;
若苏允难灭……呵呵,程夫子可知‘唇亡齿寒’另有解法?”
这些明争暗斗,皆被程颐密奏赵煦。
然而此时的大宋,正沉浸在“中兴”的狂热中——当第一波燕云流民涌入汴京,高呼“吾皇万岁”时,赵煦已听不见老臣关于“辽国包藏祸心”的谏言。
他连夜起草《御驾亲征诏》,笔尖在“复西北、灭逆明”六字上反复晕染,仿佛看见自己的名字,即将刻入太祖太宗的功勋簿。
唯有程颐,在夜深人静时望着案头的燕云地图,用朱砂在“居庸关”旁画了三道密圈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8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