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安排,可不全是因为官生文学素养相对较高,更是因为这些人的声量更大,可以达到更好的扩散效果……
讲台上,赵贞吉坐中间,六部九卿分坐两旁。
讲台下,第一排是各部侍郎、国子监祭酒、司业……
之后是各部郎中、主事……以及金陵日报的工作人员。
再之后便都是监生了。
官员论资排辈,监生亦然。
虽然没有规定谁应该在哪个位置,可数千年来的阶级意识早已深入骨髓,根本不需要安排……
李青、朱载壡,也一早就来了。
二人处在相对靠后且偏僻的位置,远远看着讲台上的赵贞吉。
赵贞吉不愧是连徐阶都推崇的心学门人,对心学的讲述积微成著,既易理解,又不偏离核心……
李青也懂心学,可论讲学水平,就比不上赵贞吉了。
可能也是因为赵贞吉的经历,与王阳明有些类似的缘故。
对赵贞吉信息,李青从张居正那里了解到了不少。
据闻:赵贞吉少年时期,初一接触心学,便惊呼“予固疑物理之远于本也,今获所归矣”,欲从王阳明治学,父母不许,遂遍诵六经自求之。未及弱冠,又习静般若寺,自号洞巾道人……
同样的天赋异禀,同样的叛逆,且都对佛学投入了大量研究……
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