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本性,而非成为新的人,更非以己度人。”
“恕学生斗胆,学生以为赵大人如此解释过于假大空,或是学生愚钝,还请大人再讲明白些。”
这位监生的质疑,再次获得广泛认同。
在他们看来,赵贞吉这一番话太过理想化,什么要注重‘内’,纯属无稽之谈。
赵贞吉也不生气,端起茶杯润了润嗓子,再次将筒状扩音器放至嘴边,说道:
“何为亲民?重在一个‘亲’字……”
不料,话刚出口,下面人就不买账了。
监生们主观的认为,赵贞吉在主观的贬朱熹,捧王阳明。
大明科举取士,版本答案可是朱熹!
可赵贞吉只谈朱夫子的‘新民’之说的弊端,只谈王阳明‘亲民’之说的优点,这本就不客观。
再者,监生们认为朝廷推行国策,官员治理地方,都是用‘外’的方式去引导百姓,这并不为错,这才是真理。
反观,王阳明的‘亲民’,王阳明主张以‘内’的方式引导民众,没有丁点可行性,完全是故作高深,纯属是为了高明而高明。
监生并非官员,这些人大多对圣人之言有着极致的推崇,再加上朱熹为四书的注解,以及其注解是朝廷取士的版本答案。如今的圣人之言,已然是朱熹的形状。
赵贞吉如此,这些人自然同仇敌忾。
莫说台上的事赵贞吉,纵是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