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持三百年,能持续维持一百年以上就足够了,那时候全世界应该都只剩下大明人了。
朱简烜又想到了大儿子朱靖坤之前的请示:
“靖坤目前表现的智力、能力、心态都足够了,他如果能再把眼前的这件事情做好,这套体系中自然有他的一席之地。”
另一边,朱简烜的圣旨发下去之后,大明朝廷上下内外的各色人的反应各不相同。
虽然他们都不会站出来质疑制定朱简烜制定的规则不合理,但是各种各样的想法却不可避免开始酝酿起来。
在当天晚上,大明各地的酒楼、茶馆、戏院里面,以及很多人家的私人院落里面,到处都有人在议论这件事情。
不同身份的人,关注点的点自然也不一样,对这份诏书的态度也不太一样。
礼部尚书作为提议制定建筑规范的当事人,看到通政司转来的电报圣旨内容之后,有些遗憾同时也很多的不解。
但是在衙门干活的时候,没有直接发表什么评论。
等到下午放衙之后,才在自己的家中,跟到访的友人一起讨论这件事情,其中就有撺掇礼部尚书上奏章的人。
“圣上的旨意真的出人意料啊,楼房最高只能建到十五层五十米,而且必须建在城外。”
“关键是没有功名的百姓,最高只能建六层二十米的楼。如果没有爵位,最高只能建到九层三十米。”
“为什么啊?咱们圣上是在世鲁班,对工程建设方面的事情最为熟稔,肯定知道现在建设百米高楼也没有难度吧?”
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