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
陆沉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两人,见王翰有口难言,便对那名男子问道:“不知阁下尊姓大名?”
男人微微垂首道:“回王爷,草民崔浩,草字伯渊,乃青州广固府人氏。”
陆沉又问道:“那依你之见,本王要如何处置这三十五人?”
“回王爷,先贤有言,猛药去疴,重典治乱。江北大地沦陷已逾二十载,如今依靠王爷擎天之手重归大齐治下,当务之急便是要安定民心,故而绝对不能轻饶这些人。他们即便不算罪孽深重,亦在这二十年里巧取豪夺尽敛民财,唯有重责方能使江北百姓相信,朝廷和王爷以民为本之决心!”
这番话掷地有声,其他江北名士无不点头附和,王翰则面色凝重。
崔浩见陆沉没有开口,于是继续说道:“当然,王爷若是一味杀戮,难免有失天和,因此草民斗胆建言,王爷可抄没这些人的家资,用以赈济江北各地穷苦百姓。至于他们本人,死罪可免活罪难逃,或可流放三千里以儆效尤!”
陆沉脑海中浮现这个崔伯渊的生平履历。
按照陈循的记录,此人时年三十四岁,家境贫寒却不坠青云之志,想尽一切办法刻苦读书,二十岁出头就是青州当地颇有名气的读书人。
伪燕官府数次征辟,崔浩始终不为所动,甘于清贫生活,一边以乡间教书为生,一边潜心注释历代先贤之典籍。
先前崔浩挺身而出反对王翰,陆沉对其谈不上另眼相看,甚至在他喊出乱世用重典后,陆沉心里还有些失望,以为这又是一个徒有虚名的迂腐书生。
但是他后面那番话让陆沉重视起来,于是温言道:“你觉得应该如何赈济百姓?”
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