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处处都体现出来了制度的作用,两者相比较,我比较赞同酒厂的做法。”
\n
听到杜顺平这样说,徐少杰很快就有了兴趣,他看着杜顺平。
\n
“嗯,老杜,说说原因。”
\n
“我是这样考虑的,制药厂的管理,从人性化的角度入手,属于管理层面的最高境界了,这样的管理模式,是我们需要推崇的,但不是我们需要推广的,因为一般的企业,是做不到这样的水平的,没有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,没有一帮得力的人,做不到这样的水平,如果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,制药厂这样的管理模式,就要遭遇到很大的麻烦。”
\n
“就说制药厂的财务管理模式,放在其他的企业,是不可能想象的,如果将这样的管理模式宣传出去,大家会觉得是神话故事,不具有操作性,偏偏制药厂就是做到了,所以我个人认为,过于出色的管理模式,或者说是过于朝前的管理模式,不适合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,制药厂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管理模式,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,但我们不能够大力推广,至少在目前的条件下,我不赞成大力宣扬和赞誉。”
\n
“酒厂的管理模式就能够为大家所接受了,制定了明确的管理办法,而且这种管理办法,是经过了百年的改进,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,符合目前的社会要求,酒厂的管理模式大众化,执行以制度管人、以制度管事的要求,这是绝大多数企业可以学习借鉴的。”
\n
“酒厂的管理模式,的确比不上制药厂,可我们总结经验的时候,不能够总是看到最好的,要看到哪一种的模式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,基于这样的原因,我更加的推崇宏源市酒厂的管理模式,也认为应该要好好总结酒厂的管理模式,对于制药厂来说,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,就是不要去打扰,让制药厂按照自身的模式发展。”
\n
徐少杰点点头,杜顺平说的确实是有道理的。
\n
“至于说到不足的方面,刚才我已经点到了一些,从制药厂的模式来说,他们的管理模式过于的先进和超前了,最大的麻烦,就是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