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打击群体是方士,但显然打击面很广。
当时最为跳脱的儒生们也在打击范围之内。不少有先见之明的儒士便将经文藏了起来。
或拼命背诵,真的口耳相传,才让一些经典免于消失,将儒学传承下来。
但是精准度显然因人而异,而且还没有标准答案去检验哪个正确、哪个错误。
因为字形、记忆、字音,乃至于不同地方的口音问题,都是不可避免的。
甚至同一本书不同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,更何况没有书的情况呢。
五种经书于是出现了相当多的不同版本,这些版本的含义也各有区别。
不同的断句方式,甚至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意思,还都有各自的道理彼此难以说服对方。
因此由于这般背景,儒学虽成为国学,但儒学内部各家学说齐鸣,争执不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