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而是兼顾贵族与平民、东西南北等‘端’,取一‘中’令‘端’都‘善’。”
“从俗语来说。”
“就是在诸多不同影响因素或者利益相关方取得一个平衡点,继而在不损害现有利益相关方利益的情况下,达到利益最大化,继而实现‘民鲜久矣’,推出让平民很久没享受到这种不损害他们利益的政策。”
“中庸其实就是平衡状态下的最优化。”
“此后随着儒学大兴,诸多大儒解构论语,继而又有了跟儒家其他论点不造成矛盾的‘止于至善’、‘君子无所不用其极’等观点,其实这些话都表达了一个意思,便是一个因素下的最优化。”
“最终这些解构又重组成了两个字。”
“中庸!”
“这二字便构成了儒学现有的人文素养。”
“如今天下儒生坐而论道,都行‘中庸’之道,却是少了对学问刨根问底的执着。”
“这错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