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 李毅盘算了一下,这差不多就是悟空芯片成立之后。
再结合阮佑平的话,看来对方之前是把资金寄托在了他们开发的电源管理芯片上了。
不过这样也正常,这一款电源管理芯片,懂行的人都知道只要开发出来,略微投资,这就是一款盈利利器。
即便一枚芯片也就是块儿八毛钱的利润,但这种电源管理芯片的市场大,而且很明显,更加优秀。
沈华想要跟悟空芯片合并,看来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。
“他们技术怎么样?”
“研发方面的技术不太清楚,但从他们的产品来说,采购自英飞凌的产品,封测技术非常过关,要比英飞凌的原版,都要好很多。”
“那他们为什么会缺乏资金呢?”
李毅刚问完就知道自己问了一个没水平的问题。
斯大半导李毅这两天也想起来了很多,后来一家堂堂全球半导体前十的企业,国内igbt芯片模块市场占有率第三,仅次于英飞凌和比亚第的企业,市值上千亿,没想到就这么被自己华丽丽的无视了。
不过,在记忆里,斯大半导首轮融资,都是到了18-19年这时候,是为了给上市铺平道路,前期根本没有缺过钱。
现在想起来,可能正因为对方把阮佑平他们这个团队收购了,让他们度过了资金紧张阶段。
对方既然在销售这么好的情况下还缺乏资金,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,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做igbt芯片的研发了。
再结合在2013年他们研发成功汽车级 ig-bt模块产品,差不多就都对上了。
回想一下韦尔股份的发展史,不就是因为掌握了招聘渠道,拿到很多代理,有了很多资金,然后买买买,把自己买成了一个科技巨头?
李毅有点跃跃欲试。
之前可能说的1.2亿收购是玩笑话,但这两天,这个想法却越来越大了。
不是融资控股那种,因为李毅只想独资,起码也是自己占据绝对大股东那种。
igbt这个产业,在芯片行业,也算是一个冷门,毕竟现在全市场也就10亿美元市场份额,对比消费级芯片,动不动数百亿上千亿美元的销售额,微乎其微。
加上还有那么多的大公司,就连比亚第都艰难求存,其他但凡有钱准备投资的,都不会看好。
但李毅不一样,这个市场,且不论以后规模,当下对于李毅电动车产业链,就很重要。
“需要接触一下对方吗?”李建军知道李毅想法。
“不用,我们该干嘛干嘛,收了,为我所用,得之我幸。”
“收不了,我们自己搞。”
李建军在沪市最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