磨具,进行定制采购。
如果再加上之前针对超级计算机算法中心的采购,还有车辆软硬件系统研发设备的投入,零零总总,ff未来汽车的oa任务中心,新增的任务又增加了数百条。
这样伴随而来的就是金钱的哗哗流逝。
“怎么,心疼钱了?”
走进李毅办公室汤凌云,看着李毅哗啦哗啦的翻着财务报表,眉头皱成了一堆,笑着问了一句。
“确实支出太大了,我需要想办法再搞一笔钱了。”
“你要不要试着去融资?市场上现在对咱们感兴趣的资金应该不少。”
对ff未来汽车感兴趣的资本确实不少,包括跟李毅关系不错的诚心资本刘清,还有刚刚收购idg成功的熊晓哥等人,都跟他打听过,需不需要融资。
毕竟有了特斯拉在美国的榜样,ff未来汽车作为国内第一家不涉及传统油车,而是直接以电车起步的公司,即便未来只有特斯拉的十分之一,那也是了不得的成就,够他们撇下面子来投一把了。
“现在如果找资金,给我们的估值不会太高。”
“所以还不如等我们第一辆车出来以后,再在资本市场上找投资,反正我手上的资金也足够,大不了把其他公司股份抵押一部分。”
汤凌云笑了一下,“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。”
“我找你是另一回事情。”
“自动驾驶的?”
“对!”
“还是对我说的端到端方案有疑虑?”
“确实有一点。”
“我分析了你说的端到端的模式,我感觉这个模式最大的缺点,就是端到端的模型,因为是训练出来的,所以对于模型的解释性就不足。
相对于标准化流程,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到每一步都在做什么,包括我们的规则是怎么样被采纳的。”
李毅点点头,这确实是端到端最大的问题。
端到端的模型很多东西对使用者来讲,是一个黑盒子。
我们训练了一个端到端的模型,使用效果好,不知道为什么。使用效果不好呢,那就只有再补充训练。
这就导致这个模型的不确定性很高。
李毅放下手里的笔,想了一下。
“我举两个例子吧,比如说我们现在,不是要做一个人工智能的语音对话方案?”
汤凌云点了点头,这也是他们软件系统部门当下很重要的事情。
“我们如果做一个人工智能的语音对话,按照现在的逻辑,做出来之后,用户使用大概是要分三步。
用户提问是语音,那么先有一个语音转换的模块儿,把语音转换成文字,这是第一个。”
“系统转成文字之后呢,我们需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