夸了,资金链跟不上才把这个模式做死了。
而小米和花为则不一样。
他们的人-车-家生态一体战略能够成功,很大原因也是这两个公司有稳固的业务,有稳健的现金流支撑。
这两家都涉及了人车家核心的三大业务板块,比如移动终端,也就是手机生态,还有智能座舱(汽车生态)和智慧家庭(全屋智能生态)。
这三大基础板块里,移动终端就不用说了,花为和小米无疑是后来市场上最成功的两家华夏手机厂商。
但这两家还有不同,那就是一个走高端路线,一个性价比是基因之一。
智能座舱方面,花为车bu以智选和hi等模式,与多家汽车品牌合作发布汽车产品,后来最成功的问界品牌,已实现单月销量突破七八万台的大关。
而小米汽车在2024年成功发布了小米su7后,上市就手握十万张订单,也可谓风光无限。
可以说鸿蒙智行和小米汽车,当时拥有整个华夏市场上最好的智能座舱系统。
当然,有了手机生态,有了汽车生态,家居设备不智能,依然做不到“人车家生态一体“战略。
在当时的全屋智能领域,与手机生态衔接最好的只有三个:米家生态、苹果生态和花为全屋智能。
苹果没有造车,也没有智能座舱,李毅也没得参考。
但米家生态据有性价比高、生态链产品多等特点,在市场上占有率一直较高,尤其在全屋智能领域,后来已经站稳了脚跟,用户数量完全超越了花为全屋智能那种主打高端的方式,已经证明了这一步的可行性。
但即便人车家模式最后走通,李毅觉得,这种模式距离贾跑跑的那种生态模式,还有很多的缺乏。
这就是简单的包含被包含问题。
乐视所谓的生态其实就是以内容为主线,串联所有的内容,主要体现是视频,也包括音乐,直播等这些,还包括所有与这些有关系的,或者说可能有关系的周边场景,比如买个电影票,看个演唱会直播,给孩子看点网上教育视频等等。
但在传统上,这些不同的场景是割裂的,当下也是由不同的公司负责的不同消费点。
但这些应用场景对于用户来说,有时候却是连贯的。
比如我们在网上看《战狼2》,忽然想到最近吴京的《流浪地球》也上映了,就想买张电影票。
这时候的流程,是我们需要先关掉视频,找个电影票软件去买个电影票,但这样一来,就割裂了用户的体验。
但如果这时候,视频提供方可以直接在某个位置给出我们相关的电影票,我们的体验就会和我们的想法同步,体验很完整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