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家班不再敝帚自珍,开始对外收徒。
老爷子一生一共有十几个徒弟,有因战乱身亡或联系不上的,有病故或出国的,也有学成之后退出师门,转投他人的,如此下来,十几个徒弟,最后留在京城,跟在老爷子身边的,就只剩下四个。
老四秦叔秋,也是老爷子的远房侄子。老八刘中平,老十三王大海,老十七徐清泉。
饭店要开业,自然要请一个能镇得住场子的大厨。
王小海要请的便是八师伯刘中平,四师伯秦叔秋虽然手艺更好,名气更大,但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,早已退休,颐养天年,自然不可能出山。
八师伯,就不一样了,八师伯前两年因为子女工作问题,提前退休,如今也才不到六十岁,正是可以二次奋斗的年纪。
“小海,不是师伯不同意,你看师伯这身体,怕是连锅都端不起来。”
王小海看着师伯那颠锅颠了五十年的胳膊,比自己小腿还要粗,是半点不相信师伯说的话。
“师伯,我到时候给你安排两个人打下手,您说什么时候歇息,就什么时候歇息,绝对不让您累着。”
王小海给出承诺。
“嗯——小海啊,不是师伯不愿帮你,你看你承德哥家这俩小子,闹腾的很,要得成天看着,实在是腾不出时间。”
王小海看了看庭院里撒欢的俩小屁孩儿,都已经六七岁,哪还用用看着,知道师伯这是在提条件。
“师伯,我们饭店刚开业,小本买卖,但只要您肯去,我做主给你开200块每月的工资,绝对不能让家里的孩子饿着。”
“唉,钱不钱的都没什么,好就是看重你这份小心,就是还有一件事,你看你承运弟弟都这么大了,工作的事情,我是——”刘家孩子多,八个儿子,刘中平为儿子的工作可谓操碎了心。
他话还未出口,王小海直接继续说道:
“师伯不用担心,您让承运也跟着去,我给他每月开50块钱的工资,专门给你打下手。”
刘中平欣慰地笑了笑,用棒槌粗,抬不起锅的大胳膊“咔嚓”一下子砸到王小海肩膀上,
“哈哈,小海真是长大啦!”他没有再提任何条件,爽快的说道:“什么时候开业了提前叫我!”“师伯一定准时到。”
“那就这么说好了师伯!”
亲兄弟还要明算账,对于师伯提出的条件,王小海没有一丝抱怨,甚至还留下来吃了顿饭。
他知道师伯不是在刁难他。
人与人是不一样的,尤其是在利益面前,人情变得更为复杂。
有人讲:越是感情好的朋友,越是不能合伙做生意。
聘用亲友帮忙也是有讲究的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