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'\n
这件事吩咐下去,长青也知道没那么容易做成,七八个州府,能有两三个好好修路就不错了,他也不一味催促,反正谁商路通畅赚到了银子谁知道,一旦看到成果,剩下的就能跟上了。不跟?那也没办法,要么有更好的法子让老百姓都吃饱饭,要么就等着考绩下等呗。
\n
这还是许杏提醒他的,毕竟他的职位高了,要管的人多了,地方也大了,再事必躬亲非把他累死,而且还没有效率,所以必须学会分派任务,考核反馈。长青前世到死都是个县令,今生虽说一步一个脚印的升迁,算得上十分迅速了,可是他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当一个上位者,许杏的提醒来得真是又及时又重要。
\n
他想通了这个道理,把这个差事安排下去,就转回来处理眼前的寒潮灾害。按理说还不到十月,实在不该这么冷,也不知道过些日子会不会再缓和一阵子,可是天气的事儿谁也说不准,为稳妥计,他只能做最坏的打算。
\n
头一件事,要求所有州府县,抓紧时间做好麦田除霜工作。甘陕一带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,现在有了红薯,就是两种作物轮作,夏天麦收之后种红薯,秋天红薯收完再种上冬小麦,现在地里的就是刚种上不久的麦子。这样寒冷的天气,时间短还好,时间长了麦苗也会受不了的,就需要人为进行加温除霜。这个活计庄户人家没人不会,不过就是十分辛苦,而且也要防着明火烧毁庄稼,长青要求各级官员都要去地头监督查看,作为劝课农桑的一项,谁也不能因为天冷就不去。
\n
第二件事就是有关百姓防寒防冻的了。让所有百姓都住上暖和的房子,这事儿只能是心怀天下的文人们的梦想,长青从来不做梦,他提出的还是当年在安龙县时的办法,让每个城镇、村落都能有一个避寒之处,供赤贫之人熬过寒冬。现盖这样的大宅院是来不及了,也没那么多银子,便就地取材,城镇中可以选城隍庙、土地庙、庵堂等穷人聚集之处,村子里则大多是祠堂或者土地庙之类的地方,修整好屋顶、门窗,再储备上柴火、棉衣等物。至于这些东西哪里来,那就看当地的官员了,衙门里出也行,发动富户百姓捐赠些许也行。
\n
“其实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。”长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1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