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道,“若是百姓富足,家家都有新屋居住,根本就不需要官府费力。”
\n
许杏却不赞成:“治标不治本是没错,不过即使是家庭富足,也不一定没有人无处可去,你想想当初咱们怎么在临川救下的李氏母子。”
\n
长青一时无语。
\n
许杏就道:“太平盛世、物阜民丰的时候,也总有些阳光照不到的地方,那些人还是需要衙门帮扶的。”这不仅仅是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问题,还是社会治理问题。
\n
“你说得很是。”长青明白了她的意思,叹口气。
\n
“看你天天为公事烦忧,跟你说个高兴点儿的事吧。”许杏活跃气氛。
\n
“你的新铺子要开张了吧?”长青微笑,“你跟底下人说话的时候,我仿佛听见了些。”
\n
“是啊是啊。”许杏倒也没觉得扫兴,“准备得差不多了,十月初八就开张。其实当初在老家的时候我就想开一个这样的铺子,专门卖红薯产品做的吃食,既开了饭馆又卖了我的货物,一个铺子挣两份钱,只是当时太忙了,我根本不可能开得起来,这回我的愿望实现了。”
\n
长青握住她的手,看着她飞扬的眉眼,真心为她高兴:“那可要恭喜你。能不能跟我说说,你的铺子里都有什么?”
\n
“嗯,其实我也说不全,是张彪家的全盘打理,我也说了分两成利钱给她。”许杏道,“反正后院的作坊跟咱们老家的差不多,就是做淀粉、粉条,适当也做些饴糖。前面的铺子一半是小食肆,一半是卖货的地方,食肆里全是作坊产品加工的菜肴,招牌就是酸辣粉,等夏天的时候我再加上凉粉,另外就是猪肉粉条、白菜粉条馅儿的肉包子、素包子和馅儿饼,菜呢就是猪肉炖粉条、豆芽炒粉条这些,再加上裹了红薯淀粉炸的炸货,什么炸酥肉、炸鱼、炸鸡、炸茄盒之类的,反正在城东那个地方,消费的也都是老百姓,这些正好。”
\n
“这么一说我倒是想先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1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