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sp;
扬场过的稻谷,还要最后晒上一、两天时间。等把水分彻底晒干之后,才能入库。或者,直接堆放在水泥埕上,堆成一条大长龙,然后让保管员给社员打个招呼,让大家挑着自家的箩筐,到水泥埕上来,将收拾好的稻谷分回家!
\n
每到这时,都能看见父亲提着一把大称,一边上站着会计,一边上有好几个帮称的、装稻谷的社员,在那帮忙着。大家伙挑着箩筐排着队,站在一边候着,会计叫到某某时,会对父亲说:“某某,几个人口,要分多少要斤!”父亲于是就对帮忙的社员说:“多少斤!某某的!”于是,社员就会根据数量,将箩筐装得差不多,然后抬过来给父亲过称!
\n
反正,多还少补,称完之后,某某会将自家的箩筐挑过来,将稻谷倒在自家的箩筐里,高高兴兴挑回家。这稻谷挑回家,就是自家的私有财产,是半年多的口粮!
\n
因为有了水泥埕,所以“竹筛子”的用处越来越少。多半是稻谷分到各家,辗好稻米之后,再用竹筛子过上一遍。其目的是把细碎的米粒和沙子,一起筛出,防止做成熟饭后,吃到嘴里,咬崩了牙。不过,多半时候我们都喝稀饭,那些沙砾会在锅底下留着。
\n
这是早、晚两季稻谷收成时,晒场上常用的工具。而到春末夏初时节,小麦成熟了。这时的晒场上,还会增加一种工具,就是“木轮骨”
\n
麦子打场之后,并不像稻谷那样,会一粒粒自然脱落下来。麦子的麦粒总是被包在麦穗的麦衣中间,而且很多麦穗会在打场时折断,折断后的麦穗还包裹着许多麦粒。这时,总不能用手一粒一粒把它剥下来,那怎么办呢?这时候,这种用来敲打麦穗的“木轮骨”就派上用场了。北方农民经常出现的那种“打场”剧目,就上演了!
\n
“木轮骨”就是一种挥舞旋转的敲打木锤,它有三个构件:在一条长木棍的末端上,打上一个横眼,在中间加上一个木栓子,木栓子的另一头,栓着一块70-80公分长、7-8公分宽、4-5公分厚的大木块。三个部件有机地联成两节可以转动的敲打工具,社员握住长棍的末端,通过手的甩动,利用带有惯性的木块,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