严起来等待人家来替他拍照的人,听见镜头遮蔽器一响,才恢复他的自然。他拿他的书给我看。
\n
amp;quot;我在柏林取得哲学博士学位,amp;quot;他说。amp;quot;后来我又在牛津读了一个时期。但英国人对于哲学没有很大的胃口。amp;quot;
\n
虽然他把话说得像有点歉意,但显然他还蛮高兴说一件大家多少不能同意的事。
\n
amp;quot;我们曾有过一些对于思想界略具影响的哲学家。amp;quot;我提醒他。amp;quot;休姆和伯克里?当我在牛津时这两位哲学家在那儿任教,他们深恐会得罪他们的神学同事。他们不会追求他们思想的逻辑结论,因为怕危及他们在大学社会里的地位。amp;quot;
\n
amp;quot;你曾研究过哲学在美国近代的发展吗?amp;quot;我问。
\n
amp;quot;你是说实用主义?它是那些对不可思议的事想相信不疑的人的最终避难所。我喜欢美国的石油甚过美国的哲学。amp;quot;
\n
接着还有更多类似的尖酸话。我想毛姆的人物造型是真实的(我曾立誓不用批评家所爱用的空词套语amp;quot;有洞察力amp;quot;那个字),他说:amp;quot;他对于西方哲学的研究,只能满足他所谓的智慧只能在儒家经典范围内找得到的那种想法。amp;quot;
\n
有一次我的朋友看见辜鸿铭在真光电影院,他的前面坐着一个秃头的苏格兰人。白人在中国到处都受到尊敬,辜鸿铭却以羞辱白人来表示中国人是优越的。他想点着一支一尺长的中国烟斗,但火柴已经用完。当他认出坐在他前面的是一个苏格兰人时,他用他的烟斗及张开的尖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那个苏格兰人的光头,静静地说,amp;quot;请点着它!amp;quot;那个苏格兰人被吓坏了,不得不按中国的礼貌来做。辜鸿铭被中国人熟悉,可能是因为他对立妾制度有隽妙的辩护。他说:amp;quot;你见过一个茶壶配四只茶杯,可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1页 / 共1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