、常州、无锡、苏州、吴江、嘉兴、杭州。
\n
宋高宗(赵构)建炎三年(1129年),赵构南渡后,江都县析出广陵县,扬州增辖广陵、泰兴2县。
\n
元世祖(忽必烈)至元十三年(1276年),设置扬州大都督府。次年,改为扬州路,设置总管府。辖真州(今江苏仪征市)、泰州、通州(今江苏南通市通州区)、滁州、崇明州(今上海市崇明县)5州,并直辖江都、泰兴2县。
\n
当时,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(今杭州),忽必烈将南宋的大半江山纳入掌中,于是在南宋精华地区设立江淮等路行中书省(简称江淮行省),统辖两淮(淮南东路,淮南西路)、两浙(两浙东路,两浙西路),治所设于扬州,故江淮行省又称扬州行省。后来的元廷撤销江淮行省,分设河南江北行省和江浙行省。
\n
吴王军兵临扬州时,扬州的守军是义兵(民兵)青军,为首的元帅叫张明鉴。
\n
1355年(元至正十五年)时,张明鉴在淮西含山县聚众起事,以青布为军旗,头裹青巾,故名青军。百姓称之“一片瓦”。
\n
张明鉴生性残暴。其乡党大将张监骁勇,善用长枪,枪长一丈二(约3.8米)。士兵纷纷效仿,使用长枪,因而号为“长枪军”。这支队伍说是起义造反,实为土匪强盗。在张明鉴、张监的带领下,专做攻城抢劫掠夺之事,不分官民。
\n
含山与其正东的和州只有24公里,由于当时是朱元璋在镇守,张明鉴不敢冒犯。他们掠夺了含山县后就弃之不要,接着进犯北面偏东42公里的全椒县,攻占劫掠之后又转向东北方直线距离60公里的六合县。吃完六合县也抛弃不管,跟着进犯抢劫其东北直线距离36公里的天长县。吃光了天长县,张明鉴看上了西南方约51公里远的扬州城,于是进军扬州。
\n
当时,元廷镇南王(螭钮金印藩王)孛罗不花(有写“博啰布哈”)镇守扬州。张明鉴不是孛罗不花的对手,攻打扬州不克。镇南王借机招降这支青军,想借其对付其他起义军。不料,引狼入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0页 / 共1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