称齐天大圣,玉皇大帝随便派个人就能镇压了他。
《道德经》说: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被宠爱或被侮辱时都好像受到了惊吓一样,这是因为把荣辱看得太重了,就像生命一样重要。骤然得宠就惊喜不已,一旦失宠又惊惧不堪,这种心态最要不得。谁若能看淡荣辱,做到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,不因外物而影响自己的悲喜,却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去守护天下,这样的人,才真正值得托付天下。
“善建者不拔,善抱者不脱。”建立道德标准的人不会动摇,秉持道德准则的人不会气馁。我们如果将这个道理用于自身,德性会更加真实纯正;用于家庭,德性会更加丰盈有余;用于天下,德性会广泛普及。所以,努力向上的人要以自身观照他身,以自家观照他家,以自乡观照它乡,以平天下的道理观照全天下。
或跃在渊,奋发有为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很难。具体该怎么做呢?《道德经》告诉我们: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。处理难题要从容易解决的地方突破,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节入手。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多人合抱的大树是由细小的嫩芽长大的,九层高台是由一层层的泥土堆砌起来的;千里之遥的旅程是一步一步走出来。大厦由一块一块的砖头砌就,大事从一件件小事做起,然后一点点积累而成。因此,圣人行事脚踏实地,持之以恒。他们总是敢于直面困难,当解决了所有困难,也就没有困难了。
孙悟空这个齐天大圣来得太容易了,他并没有扎扎实实从小事做起,从细节做起。玉皇大帝虽然封他为齐天大圣,还专门给他建了府邸,但这只是一个虚衔,没有实权,不被天庭的神仙真正看重。暴得大名者不祥,他的地位并不牢靠。
九五,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
龙在天上飞舞,利于表现得像真正的大人物。
孙悟空初为齐天大圣时,做得还算有模有样。他“利见大人”,每天遨游四海,交朋会友,见三清称个老字,逢四帝道声陛下,和九曜星、五方将、二十八宿、四大天王、十二元辰、五方五老、普天星相、河汉群神都成了口头上的兄弟。许旌阳真人还专门帮他向玉帝讨了一个差事:看守王母娘娘的蟠桃园。蟠桃园里的蟠桃是好东西,最差的吃了可以成仙得道;一般的吃了可以霞举飞升,长生不老;最好的吃了与天地齐寿,与日月同庚。孙悟空看守蟠桃园的日子很逍遥。清净、无为、不言,看起来很符合道家“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”的要求,但实际上他已经走偏了。
为什么说孙悟空走偏了呢?
《道德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