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的故居为庙,建设了历史上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。不过,这只是一座孔氏的家庙,庙里还奉祀了孔子的孔子母亲、夫人及其子孙。
到西汉汉成帝在位时期,天灾频频,社会动乱,而汉成帝本人又长期没有生下儿子,儒生梅福认为这是因为没有祭祀孔子的缘故,因此上疏建议封孔子为殷商后裔。他说,当年汉元帝尊周王后代姬嘉为周承休侯,地位仅次于诸侯王,又派人寻找殷商的后代。只可惜殷姓已分散成十几个姓氏,虽然能找到殷商后人,却因为弄不清楚辈分而无法加封。孔子也是殷商后裔,虽然不是殷氏正统,但他是圣人啊。诸侯可以强改宗子,圣人当然也可以强改嫡子,所以封孔子的子孙为殷氏后人,这是合乎礼法的。而如今孔子的庙不出其故里,圣人只享受匹夫的祭祀,这实在没有道理。
汉元帝采纳了梅福的提议,下诏封孔子为殷商后人,接续先王的祭祀。又命人以历代文字典籍为依据相互考证,封孔子的后代为殷绍嘉公。孔庙祭祀,由此开始盛行。
亲爱的朋友们,成功从来不是唾手可取,但付出一定会有回报。认定了的事情就要坚持做下去,不要怕苦,不要怕累。孔子是这样,唐僧师徒就是这样。他们为了普度众生的伟大理想,历经九九八十一难,终于取得了真经,修成了正果。
他们从西天取来的经,是佛教的经文,是佛家学说和佛教文化。
上六:龙战于野,其血玄黄。
龙在郊野中战斗,流出黑黄相间的血液。
君子的志向是经世致用,是创造崇高的事业,但是如果好高骛远,不切实际,不务正业,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。孔子奔波一生,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,他的内心是很苍凉的。《论语·子罕》篇中,孔子叹道:凤鸟不至,河不出图,吾已矣夫!凤凰不再来了,黄河中不再出现河图了,我这一辈子也完了吧!
孔子71岁的时候,鲁哀公狩猎抓到一头怪兽,请孔子来辨认究竟为何物。孔子看到后哭了起来,叫道:吾道穷矣。他说这是麒麟啊,仁义的瑞兽出现在世间却被人们杀死,他的理论学说也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啊。
第二年孔子逝世,终年72岁。
孔子生活在东周末世春秋时期,王室衰微,礼崩乐坏,诸侯蜂起,群雄逐鹿。堪称龙战于野,其道穷也,对当时的社会乱象,孔子极为不满。
《论语·八佾(yi)》中,孔子谓季氏“八佾舞于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?”他指责篡权的鲁国贵族季孙氏,连逾越礼制这样的事都能忍心做出来,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?
佾这个字,现在基本已不可见。据《说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