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他继续说道:
“现在欧洲那边已经开始深入研究摩擦生电的本质了。”
“物理学家甚至发现摩擦本身并不是必要的条件,而是只要不同物体之间有接触就可以。”
“摩擦只是一种长时间充分接触的特例而已。”
“不同的物体,对于电子的渴望程度不同,但是具体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这种渴望,目前不得而知。”
“我们只能根据大量的实验,整理出不同物质摩擦生电的排序表。”
“排名越靠前的物质,越容易失去电子,相反,则越容易得到电子。”
“也许在未来,等到微观理论更成熟后,或许我们就能揭开摩擦生电的本质。”
“这就是物理学的魅力,这就是科学的魅力!”
“欧美的那些科学家们,常常有一种在普通人看来属于钻牛角尖的气质。”
“然而,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,他们的科学才会突飞猛进,远远把亚洲甩在身后。”
“同样是证明杠杆定理,华夏的墨子只写了短短几句话。”
“而古希腊的阿基米德,却足足写了十几页的论文。”
“因为墨子看到的是表象,而阿基米德是打破砂锅问到底。”
“至少在科学领域,我更认同阿基米德的做法。”
“现代科学,就是按照古希腊人的方式去思考世界。”
呼!
李奇维的话,让会场内突然陷入一片寂静之中。
所有人的心中宛如掀起惊涛骇浪一般。
这就是当世科学第一人的实力吗?
实在太可怕了。
一个简简单单的电现象,在对方的口中,被描述出一种史诗的感觉。
这种深厚的知识底蕴,除了博览群书外,还需要对物理学有最深刻的洞察。
在场的物理学大佬们自忖,他们做不到这一步。
而李奇维教授却看起来游刃有余。
难得可贵的是,对方并没有狭隘的民族情怀。
他甚至公开认可古希腊,而不是狂吹华夏的科学研究方法。
这种严谨、求实、冷峻的态度,让很多樱花国科学家汗颜。
相比于李教授,他们差的太远了。
尤其是长冈半太郎,感触最深,因为他的土星模型就是被大吹特吹的。
这一刻,所有人才感受到大科学家中大字的含义。
那是超越一切,只追求真理的朴素价值观。
包容一切!
西方的科学强大,果然是有原因的。
这种孜孜以求的信念,才是研究者最重要的品质。
随即,会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