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“而电子是带负电的,所以丝绸就是带负电,而玻璃棒则带正电。”
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电子的电荷之所以被人为规定为负的,主要就是为了沿用富兰克林的说法。”
“其实也可以把电子的电荷规定为正的,那么原子核带的就是负电了。”
“到这里,大家应该发现,不管是单流体假说还是双流体假说,本质都是对电子现象的侧面描述。”
“因此,两种假说都是对的。”
“只不过,单流体用起来更方便而已。”
讲到这里的时候,在场的无数人都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。
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摩擦生电现象,竟然经历了这么复杂的研究过程。
在这期间,物理学家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,才把电的概念一步步向前延伸。
“现在,回到我的问题。”
“我想大部分人心中的答案,应该就是我最后说的那种。”
“摩擦生电的本质,就是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了丝绸上。”
台下物理学领域的人都默默点头。
标准的官方的答案确实是这样的。
难道这有什么不对吗?
“但是,我认为这远远不够。”
“我说这个故事的目的,就是告诉大家,物理研究的本质,就是真理永无止境!”
“现在,让我带领大家一起,继续对摩擦生电现象研究下去。”
“我们不禁要问,为什么玻璃棒和丝绸摩擦,玻璃棒上的电子会跑到丝绸上。”
“而树脂和毛皮摩擦,电子又从毛皮跑到了树脂上。”
“我可以负责人的告诉大家,这个问题,到今天,依然没有正确的答案。”
“即便是我,也不知道。”
轰!
人群彻底震动。
所有人都没想到会是这样。
“纳尼?李奇维教授连相对论都能想出来,竟然不知道摩擦生电的原理。”
“没想到一个最简单的问题,却反而是最难的问题。”
“今天的演讲真是让我小刀扎屁股,开了眼了。”
长冈半太郎、仁科芳雄等也是满脸震惊。
小小的摩擦生电,却饱含玄机。
让堂堂物理第一人李奇维教授都束手无策,这简直无法想象。
看着众人震惊的模样,李奇维轻轻一笑。
摩擦生电的本质,别说是现在,哪怕在他的前世,依然也是未解之谜。
物理学界并没有公认的统一解释。
因为它涉及到了物体表面的复杂情况研究。
是微观和宏观交织的特殊领域。
这时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