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不开樱花国了。”
众人会心一笑。
“我个人是从来不喜欢谈论政治的。”
“所以,我想从科学的本质去回答这个问题。”
“英国皇家学院虽然不受政府管辖,但是它在申请经费时,依然需要做汇报。”
“而樱花国只是把这个过程行政化了而已。”
“二者其实并无什么区别。”
“只要学士院院长是科学领域的有威望的人,那么这种影响自然就不存在了。”
“科学院是一个特殊的机构,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自成一体的结构。”
“而且在欧洲,有些国家的科学院,和政府也有很深的合作关系。”
“因此,我认为,这种影响是可以忽略的。”
忽然,李奇维又补充打趣道:“你们学士院的院士们可以强势一些嘛。”
“在樱花国国内,没有比你们对于科学更专业的人了。”
台下的菊池大丽等人皆是会心一笑。
他们明白了李奇维的意思。
接下来,又有很多人提问。
从相对论到量子论、从博士培养到会议举办,等等。
樱花国的科学大佬们此刻就是把李奇维当海绵用了,拼命压榨。
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次对方还会不会再来。
欧洲战争的突然爆发,让所有人都对未来不看好。
万一亚洲也这样,学术交流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。
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。
最后,长冈半太郎提了一个问题。
“李教授,您将要举办的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,震惊了整个科学界。”
“我们所有人都在期待那场盛世。”
“但是,有点美中不足的是,这场赛事是针对大学生的。”
“对于我们这样的研究者而言,只能看不能摸,只能让人羡慕。”
“李教授,我们这些老家伙也想参加比赛啊。”
“您看行不行?”
长冈的话引得在场众人哈哈大笑。
李奇维当然知道对方说的不是比赛,而是之前自己提到的亚洲奖。
诺贝尔奖对于此时的亚洲而言,有点过于高端了。
李奇维及他的学生们是个例外,对于印度、樱花国等,自然科学诺奖是多么虚无缥缈的目标啊。
所以,亚洲需要有适合自己当前阶段的奖项。
李奇维在回到婆罗洲后,也思考过这个问题。
他需要整合亚洲科学界的力量。
欧洲那边,他已经经营了十几年,目前取得了卓越的效果。
可以说,他有着当今最庞大的科学人脉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