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就是大佬和我们普通人视角的差距啊。”
李奇维看着台下众人的表情,心中好笑。
开玩笑,哥我拿出来的都是后世的精华,镇不住你们还得了。
“那么第一个五年计划,我们到底要完成什么目标呢?”
“我提出一个框架范围,鸿隽你召集大家进行细节的讨论和完善。”
“整理好后再交给我看看,如果没有问题,就正式确定作为科学社的下一步工作计划。”
任鸿隽郑重地点点头,“好的,社长。”
李奇维接着说道:
“我把华夏科学社的业务分为几大块。”
“第一部分是学术活动。”
“首先,科学社要有自己的年会。”
“国外的社团有的一年甚至有三四次的年会。”
“我们暂时不需要那么频繁,一年一次足矣。”
“你们讨论商议一个固定时间,作为社团的年会。”
“接着,华夏科学社作为国内最大的科学团体,它要起到牵头的作用。”
“通过积极的交流,在国内举办各种学术交流会议。”
“甚至不需要固定在科学领域,目的就是扩大科学社的影响力。”
“此外,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也很重要。”
“一方面可以邀请世界著名学者来华夏演讲,传授先进的科学经验。”
“另一方面,也可以把我们的优秀人才派到国外去,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。”
这时,任鸿隽问道:
“社长,目前欧洲那边战火连天,恐怕是去不了了。”
李奇维点点头。
“我要联合亚洲各国成立亚洲科学奖的消息,你们应该都知道。”
众人点头,这个消息早都传遍亚洲科学界了,成为最轰动的新闻。
亚欧两大奖遥遥对峙,很有竞争的意思。
这也让在场的年轻人对于李奇维的实力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不是说你获得诺奖,你发表相对论,你就能成立这个奖的。
其中体现出的是巨大的人脉以及影响力。
这些都和李奇维善于经营分不开关系。
长冈半太郎、泰戈尔,都愿意听他的话,支持他。
否则,你再牛逼,但是高傲无比拒人千里,我也未必需要鸟你。
“不过,光有奖项还不行。”
“现在欧洲那边举办国际性的学术会议,已经成为了惯例。”
“衡量一个大学或者组织的影响力,就是看它能否举办国际性的会议。”
“很不幸,现在的亚洲在这一块还是空白。”
“所以,我准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