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有太多的文献可以参考。”
“这能拓展你的思路。”
“比如X射线是如何与物质作用的,哪些性质能体现其粒子性等。”
“当然,你目前最大的问题,还是缺少一个理论性的指导。”
“即,如何用数学去表征光的粒子性。”
“只有先从理论上给出描述,才能针对性地设计实验。”
“可以提前透露一点信息给你,我最近在思考的就是这个问题。”
“目前我已经有了一些想法。”
“多则五年,少则三年,应该就会有结果。”
“到时候,你对X射线了解的也更深了,或许可以尝试验证。”
哗!
康普顿瞬间震惊了!
他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天降之喜。
李奇维说的没错。
现在康普顿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研究,就是缺少理论支持。
就好比如果李奇维没有提出光电效应的理论推导,那么密立根就不可能提前做出光电效应的实验。
康普顿对自己很有自知之明,论理论实力,他与同等级的人相比,差了很多。
他擅长的就是美国物理学最擅长的,那就是实验。
从迈克尔逊到密立根,美国物理学家都是以实验成果名震物理学界。
康普顿自然也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。
而现在,当他知道李奇维要准备深入研究光的波粒二象性后,那种激动可想而知。
“布鲁斯教授,这真是我这辈子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。”
“您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坚持,让我感受到了无穷的力量。”
“我一定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。”
面对康普顿的马屁,李奇维微微一笑。
光的粒子性的理论证明到底是什么,他当然知道。
不过,他不会现在就发表。
而是等到战争结束后,作为他王者归来,再返欧洲的开胃前菜。
区区一篇小论文罢了。
但是这大世,必须由他亲手开启!
接着,李奇维岔开话题道:
“康普顿,我听吴有训说,他准备毕业后去美国访学,和你一起合作,研究光的波粒二象性。”
“是吗?”
康普顿此刻很想把吴有训当成大腿抱住了。
有了对方,自己和布鲁斯教授的关系就会更亲密了。
“是啊,教授。”
“我和吴一见如故,相谈甚欢。”
“我们两都想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。”
“量子论和相对论,有太多的人研究了。”
“还有您和爱因斯坦教授、玻尔教授等大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