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司在众人面前自觉抬不起头。
不但仁科芳雄对他变得冷淡,就连周围的同学甚至都开始偷偷取笑他。
小村信司感受到非常的愤怒,所以心理开始扭曲。
其实并没有多少人关注他。
大家在背后谈论,也不一定就是取笑。
他完全是过于自恋了。
所以,小村信司找到了记者,想透露一点“秘密”。
记者问道:
“小村先生,请问你觉得为什么华夏的黄埔理工大学,可以培养出吴有训这样的天才。”
小村信司不怀好意地说道:
“华夏的吴有训虽然获得了金牌,但我认为这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。”
记者:“哦?能详细说说吗,小村先生。”
“取得金牌为什么不是一件好事。”
小村信司故作高深道:
“因为黄埔理工大学的这种教育模式,本来就是为了考试的。”
“它教育出来的所谓天才,都只是考试天才而已。”
“我之前和印度的奥赛选手兰彻,就这个问题深入讨论过。”
“我们一致认为,这种模式难以培养真正的科学家。”
“而且,华夏目前所谓的科学突破,严格来说,都不是本土的成果。”
“李奇维教授、他的博士钱五师、于隐等人,发表的成果都是在国外的实验室或大学完成的。”
“他们也同样都是在国外的大学毕业的。”
“换句话说,以目前华夏的底蕴,还不足以发表原创级的成果。”
“就算加上科学之城也一样。”
“那里的原子研究所目前也没什么可圈可点的成果。”
“甚至我怀疑离开了欧洲顶级设备的支持,他们能不能做原创研究都说不定。”
“所以,我认为目前的华夏,在科学领域还只是刚刚起步。”
“国内完全不需要太过担心,我们大樱帝国仍然有绝对的优势。”
小村信司根本没有和兰彻讨论过。
那是兰彻和李奇维见面交流后,把自己的一些感悟说给了众人听。
其中就提到了应试教育相关的问题。
兰彻没有详细给众人解释李奇维的回答。
小村信司听了一知半解后,就自己加工成想象中的内容。
可以说,他完全是在信口开河。
但是他的话,却完美契合了某些人的心思。
于是乎,在一股暗流涌动下,他的采访内容以一种爆炸式的热度,迅速传播开来。
“震惊!物理奥赛选手爆料!华夏科学是徒有其表!”
“应试教育培养出的考试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