及至集团考核评估,教师座谈之时,青年教师纷纷言及,已寻得提升之道,可通过科研之路,晋升职称,改善待遇。且因撰写论文,减少了诸多无事生非、虚度光阴之状,于环境学院之师资队伍建设与稳定,意义重大。此四个月间,黎信君亲力亲为,指导、修改论文八篇,其中两篇已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。如原院长助理尺小凤同志,初时无写论文之意,经黎信君讲座启发,思想得以升华,屡求助于黎信君,望其助其写论文、出成果。黎信君自题目、大纲至各级标题,皆悉心指导,于休息时间助其完成人生首篇论文。论文《产学研背景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路径》已被全国核心期刊《中国商论》录用,预计于二零二零年四月发表。
黎信君虽为打工者,然其心态非打工者所能及。其无偿共享此等资源,但望年轻师长,在收入微薄之际,能见提升之望,安心于环境学院,潜心实干。
再曰为集团昌盛计,并育英才技能之提升,集团议定试学苏州TOP学院工学结合三循环递进育才之法。未及集团颁令,吾已自资于网络搜罗相关资料,先明其义于理论之上。复深研国家教育之策,着手顶层设计,且按专业析工学交替之行业异同及育才模式之差别。及至集团正式启动此改革,环境、环境高新、环境机电及交通工程管理等十六系皆已着手制定实施方案,预期自下学期始行。院长统筹之下,吾院创“七一二一六”之口号,谓每周七日、每年十二月、每日十六时,随时待命。此不仅显高职教育之本要及内在之规,亦育才之要途,又为集团七千五百生徒之勤工助学固其基。又教育部定每年四十教学周、二千六百课时之务,吾方案可解他校课时之不足或以勤工俭学代课之虞。且已着手强化辅员及就业指导之师资建设,以确保此方案能真正施行。
又提昔年暑月,集团考绩,环境学院居末。正棠院长遂命黎信君掌年末考绩之事。虽知其难,众干师皆灰心,然黎信君不辞劳苦,无惧困难。方毕新科之申,即赴新役。上半年之籍,几不可用,乃于院长之导,兄弟院校之资,独研析集团考绩之制与标。首复本科评之旧说,使此次评虽多阙,然大旨得专家之许。考绩之中,无专职之团,唯黎信君与教科研处二师,三人成临时之团。于集团他务繁之际,一一析、集、理之。旧籍多不可用,新籍三易其稿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