\n
[疏]注“与段同义”者。解云:即上元年注云“欲当国为君,故如其意,使如国君,氏上郑,所以见段之凶逆”是也。注“日者”至“闻例”解云:公羊之例,合书则书,不待赴告。而言从外赴辞者,谓其君被弑,此君之臣即以其日赴于天子诸侯,望天子诸侯早来救巳,是以春秋悉皆书日,故云日者,从外赴辞也。言以贼闻例者,言以贼弑君,闻于天子诸侯,例日。如此,故下八年传云“卒何以日而葬不日?卒赴”何氏云“赴天子也”缘天子闵伤,欲其知之,义亦通乎此。
\n
夏,公及宋公遇于清。遇者何?不期也。一君出,一君要之也。(古者有遇礼,为朝天子若朝罢朝,卒相遇于涂,近者为主,远者为宾,称先君以相接,所以崇礼让,绝慢易也。当春秋时,出入无度,祸乱奸宄,多在不虞,无故卒然相要,小人将以生心,故重而书,之所以防祸原也。言及者,起公要之,明非常遇也。地者,重录之。遇例时。要之,一遥反,注同。易,以豉反。)
\n
[疏]“遇者何”解云:欲言冬见,其文曰夏;欲言会聚,又不言会,故执不知问。注“言及者”至“遇也”解云:正以及者,汲汲之文故也。其常遇者,即朝天子罢朝之时,相遇于涂是也。注“遇例时”者。解云:即隐八年“春,宋公、卫侯遇于垂”庄三十年“冬,公及齐侯遇于鲁济”及此之属皆是。而僖十四年“夏,六月,季姬及曾阝子遇于防”书月者,彼注云“甚恶内”是也。
\n
宋公、陈侯、蔡人、卫人伐郑。
\n
秋,钏师会宋公、陈侯、蔡人、卫人伐郑。钫吆危抗子钜病#ㄒ匀牖赋乒子。)
\n
[疏]“钫吆巍苯庠疲何薰子,故执不知问。注“以入桓称公子”解云:即桓三年秋“公子钊缙肽媾”是也。
\n
何以不称公子?贬。曷为贬?(据叔老会郑伯伐许不贬。)
\n
[疏]注“据叔”至“不贬”解云:在襄十六年夏。
\n
与弑公也。(弑者,杀也,臣弑君之辞。以终隐之篇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6页 / 共1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