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是也。而襄十一年“公至自伐郑”“公至自会”不满二时而皆在日月下,何氏不注,盖以为不蒙月故也。成十六年“公至自会”亦不满二时而在日月下,是不蒙月明矣。成十七年十一月“公至自伐郑”彼注云“月者,方正下壬申,故月之”然则公至亦不蒙月矣。
\n
卫侯朔入于卫,何以致伐?(据得意。)不敢胜天子也。(与上辟王同义。久不月者,不与伐天子也,故不为危录之。)
\n
[疏]注“与上辟王同义”解云:上五年五国伐卫之时,啬晌篮钏罚所以不言纳卫侯朔者,辟王者兵,使若伐而去,不留纳朔者,所以正其义,因为内讳也。今此氐靡猓所以不致会而致伐者,不敢胜天子,使若更以他事伐卫,不为纳朔然,所以正其义,因为内讳,故曰同义。注“不月”至“录之”解云:僖四年“八月,公至自伐楚”彼注云“月者,凡公出满二时,月,危公之久”然则今此兵历四时而不月者,不与伐天子,故不为危录故也。
\n
螟。(先是伐卫纳朔,兵历四时,及反民烦扰之所生。螟,亡丁反。)
\n
[疏]注“兵历四时”解云:谓从五年冬讫于此年之秋故也。
\n
冬,齐人来归卫宝。此卫宝也,则齐人曷为来归之?卫人归之也。(以称人共国辞。卫宝,左氏经作“卫俘”)
\n
[疏]注“以称人共国辞”解云:注言此者,欲决三十一年“齐侯来献戎捷”不言人也。言以称人共国辞者,谓称齐人,可以兼得两国人之辞也。
\n
卫人归之,则其称齐人何?让乎我也。其让乎我奈何?齐侯曰:“此非寡人之力,鲁侯之力也。”(时朔得国,后遣人赂齐,齐侯推功归鲁,使卫人持宝来,虽本非义赂,齐当以让除恶,故善起其事。主书者,极恶鲁犯命复贪利也。不为大恶者,纳朔本不以赂行,事毕而见谢尔。宝者,玉物之凡名。恶,乌路反。)
\n
[疏]注“故善起其事”解云:言春秋善齐侯之让,是以不言卫人而称齐人,所以起其让事矣。注“不为”至“谢尔”解云:所传闻之世,内大恶讳之。今此书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2页 / 共2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