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实上,双方抢反穿插异常激烈。
西南迂回部队自然不会让出侧翼。
此时,从天空俯瞰,双方的装甲坦克不断绕圈机动,路线来回穿插,偶尔错位对轰互揍。
从交战整体来看,依然是西南占据优势,兵力的多寡在这一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。而失去信息化手段为链条紧密协同,合成营反而沦为机械化部队,多单元协同完全依靠指挥素养支撑。
轰隆隆!
发动机呼啸。
坦克车辗转突击。
西南的部队不断压缩合成营战场机动范围,给人通俗感观就像环形兜圈子,不过要比兜圈复杂百倍,最后目的就是控制合成营穿插突围,将合成营重装备撵到口袋里,而口袋节点,就是西南作战单元构成的火力封锁。
包围!
牛b的指挥官可以利用地形以一百人兵力包围两百人。
这是静态等待敌人自己走进包围圈。
更牛b的指挥官在运动战过程会对敌人进行包围切割,就像下围棋一样,而瞬间的命令、决策、指挥、节奏控制、战争兵器逻辑、战术小组协同关系比下围棋难度高多了。
渐渐的,动态包围完成。
毫无疑问,岑建舟是打运动战的专家。
当某个平衡极致被打破。
合成营不得不停下快速穿插机动。
进行“不公平”的装甲作战。
打到现在,合成营距离被围歼已经不远了。
然而合成营官兵仍旧凭借异常强大的战术能力,在被动的反歼灭战里,寻求主动,充分发挥战争主观,打击对手,持续放血西南。
比如在先前穿插临时阻击战中,合成营的一辆坦克神不知鬼不觉脱离正面战斗,靠着水汽硝烟障碍隐藏,悄悄绕到数百米外,躲在战损车辆背后,成功占据有利战术位置,连续四次精准射击,直接打爆西南四辆坦克,直到西南通过穿甲弹发射水蒸气,发现这辆合成营坦克,集中炮火和步兵,这才打掉它。
然而这俩坦克的装甲兵已经在西南步炮协同打击到来前,提前离车,撤出了战损范围,车组人员靠着几把自卫小手枪,充当步兵,持续顽强战斗,后来竟然又击毙了西南一个步兵班的兵力。
同样的战斗,在其他方面也有体现。
比如后勤修理分队,辅战人员充当主战人员,在工兵带领下,玩起了步兵冲锋突击,向着西南装步发起自杀式冲锋。
冲锋,自然是一路打,一路卧倒,一路战损,过程貌似很正常,然而巧妙就在“卧倒”执行,工兵卧倒瞬间,根本不是在组织火力或者躲避火力,而是趁机把反坦克地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