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往泥巴里按压,完成布置,打的是战术欺骗。
于是在西南突击过程,至少三辆坦克和多辆装甲车因为高爆雷战损。
当然,整体战斗方面,依靠少量坦克和装甲的合成营无力回天,装甲互揍战损打到罕见的2:1,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你坦克少,别人两辆甚至三辆瞄准你一辆,你就是吃亏,要知道坦克打坦克,平均三发穿甲弹,干掉一名对手,已经很了不起了,而发射三发穿甲弹,至少需要90秒,换成人力观瞄,这个时间再加40秒。
合成营所剩的核心装甲,在西南高效的联合绞杀下,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爆。
战损!
战损!
战损!
运动战只坚持了不到15分钟,装甲力量损失殆尽,合成营用仅剩的步战车和运兵车组成机步防御阵地。
而打到现在。
西南方面主战装备战损接近二分之一。
人员战损四分之一。
放血行动距离成功还有一步之遥,重装突击,装备比人员损失更快的特性表现的淋漓尽致,西南的兵,还是有点多。
少校站在以车辆组成的环形阵地里眺望。
他估计,按岑建舟的素养应该能够反应过来,西南面对的根本不是合成营主力。
其它方面,光是东山失联,就足够西南之鹰七上八下。
所以稍后西南肯定会分兵去抢突出部。
事实上,成才所料不错。
岑建舟内心不安确实到了一定程度。
合成营的兵不对劲。
新兵老兵通过细节就能分辨出来。
合成营虽然打得着实不错,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战场里扛着“士官军衔”的一张张脸,稚气无比。
根本没老兵那种狂野痞味。
中校看兵看到骨子里。
兵味不在于素质与战斗能力。
那是依靠时间堆积起来的感觉。
譬如老兵虽然也走队列,但老兵的队列散而刚,不像新兵僵硬。
换到战斗里也一样。
新兵一次冲锋,中规中矩执行命令,虽然不乏创造性战术打法,但那些小处的细节,一次俯冲,一次滚翻,一眼就能看人差异。
“三期士官”的单兵战术前跃烂到这样你敢信?
按岑建舟估计,战场上出现的合成营士兵,80%都是新兵。
这正常么?
合成营老兵在和五大营单挑时被打光了?
不可能!
中校内心闪过一个致命念头。
假如自己之前对合成营战损估计错误。
那东山失联和合成营新老兵比例失调就说的通了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