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中透着笑意。
\n
草原上底层的牧民,并不是一些大明人想的那样,家家户户牛羊成群,一个人照管着数十头、上百头甚至更多牲畜,一个个富有得很。
\n
可现实是,瓦剌底层的牧民,他们手中拥有的财富极其有限,别说几十头羊,就眼前的一百五十户牧民之中,超过八十户,家中连三头羊都没有,更不要说牛。剩下的六十余户相对而言,只是多了马驹、牛等,数量也少得可怜。
\n
就像是大明一样,底层的百姓数量众多且穷困。
\n
郭三慈清楚,这世界就如一座塔,底部的人最苦最累,承载了上层的所有压力,却是所有结构里面最大的部分,瓦剌也不可能逃出这个规律。
\n
五十头羊的牧场,对于绝大部分瓦剌族人而言,已经足够大。
\n
一个五十余岁的男人站了起来,声音有些嘶哑:“听说大明百姓一律纳税,我们是否也需要纳税?”
\n
郭三慈微微点头,正色道:“率土之滨,莫非王土。你们用了朝廷的草场,缴纳给朝廷一定的税是理所当然的事。不过鉴于瓦剌新迁,如大明百姓迁移,当享受朝廷免税三年之策。这也就意味着,三年内,你们不需要缴纳任何税目,没有任何官员会找你们要东西。”
\n
“那三年之后呢?”
\n
“三年之后,草原上的税目一律折色宝钞。”
\n
“宝钞?可我们没有宝钞啊。”
\n
牧民有些着急起来。
\n
这些年来,朝廷与瓦剌、鞑靼做过不少买卖,但这些买卖环节基本上不见宝钞的影子,主要的交易方式是以物易物,我牵你一头羊,你拿我一口锅,我要了你这头牛,你拿走这一堆盐,成就成交,不成就不做这买卖。
\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