\n
这意味着,建文皇帝的陵墓将修于金陵钟山。在未来,他将永远留在金陵,留在这一片土地之上。
\n
“出航,前往北京新都!”
\n
朱允炆转身下令。
\n
船只的汽鸣声拉响,水开始荡漾。离别的殇,在眼泪的朦胧中挥动。
\n
这一刻,日月旗猎猎作响,高高飘扬。
\n
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运河之上的沉思
\n
死后埋在哪里,对朱允炆来说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。
\n
历史上朱棣死后选择埋在北京,估计一个是图方便,不用死了还跑个长途;另一个原因估计是不知道怎么和老爹朱元璋与大哥朱标交代,埋远一点,在底下想好措辞再跑去解释总好过到了下面就被人摁着揍强。
\n
朱允炆就没这么多顾虑了,顶多朱元璋骂骂咧咧“老子制定的制度全被你丫毁了”,至于挨揍就不太可能了。
\n
朱文奎这个时候不好说话,杨士奇站出来进言:“皇上,陵寝修筑大耗年月,前宋时诸多帝王登基之后便着手陵寝之事,如今皇上选定钟山,理应着工部早日动工兴建陵寝。”
\n
朱允炆摆了摆手,看向杨士奇、杨荣、夏原吉、解缙、骆冠英等人,正色道:“他日朕百年之后,当力行节俭,修一墓,置一棺椁足矣,不要奢华,不要填多少陪葬之物。陵寝之事,大可走后挖掘简修,不必生前安排。这是朕的旨意,他日太子遵旨办事,不可让他背负不孝之名。”
\n
杨士奇、解缙等人感慨万千。
\n
朱文奎连忙说:“父皇春秋鼎盛,那些事现如今考虑还早。”
\n
朱允炆微微摇了摇头,认真地看着朱文奎,道:“好好跟着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