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和大学一直是自己打工挣了大概80%的费用……”
孔子骞很是不解,因为在他的恶补的常识里,坦桑尼亚的基础教育哪怕是放在国际上,也是有口皆碑的,是11年义务教育。
而且和以前的华国一样,坦桑尼亚的大学实行精英教育,毛入学率不足参加高考人数的10%,能考上大学,特别是这所大学的,都是国家精英中的精英。
换句话说,能上大学的,家里肯定也不会太差。
真正穷到揭不开锅的家庭,是走不出大学生的。
怎么高中也需要挣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?
这让他有些理解不能。
见孔子骞有些疑惑,伊曼妲小声的解释着原因。
孔子骞这才明白,坦桑尼亚的义务教育11年制,其实是小学7年,初中4年,并不包含高中。
但高中的费用并不高,所谓的收费如同华国一般,也是象征性的。
精英教育模式下,坦桑尼亚政府,对大学的收费也并不高。
但是,坦桑尼亚的大学生中,失学率却一直不低,每年都超过40%,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家庭经济因素。
学费确实不高,但坦桑尼亚国民经济的脆弱性,导致民众并没有太多的稳定岗位。
况且国家的教育救助机制几乎为零,一旦家里的顶梁柱失业或者工作不稳定,便会导致家庭无力供养而失学的情况发生。
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7页 / 共1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