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莫非忘了,陛下最开始是想在诸藩试行虚君之制的。”
\n
严嵩心头剧震。
\n
如果他没记错,是唐顺之回京后见陛了一次,陛下后来一改之前的说法,准备大开大合地分封诸藩、俱行大明之制、奠定天下大同根基。
\n
唐顺之不是那个让皇帝和他的子嗣稳掌大明及诸藩的那个人吗?
\n
“国老勿怪。陛下既然能有此念,此次自然最多有惊无险。”唐顺之回头望了望,顿了脚步朝养心殿那边弯腰行礼,“陛下襟怀之广,谋虑之远,顺之望尘莫及。所请之大略,非为一家一将私利计,更为陛下子孙万代计,陛下定然洞若观火。”
\n
严嵩看着他的身影一时有些恍惚。
\n
说实在的,他还并没有完全想通。
\n
御书房内,朱厚熜还坐在御座上没动。
\n
过了许久之后,他才哑然一笑。
\n
唐顺之果然是比他更激进的保守派,别看当日大义凛然地驳斥朱厚熜的虚君试点设想,其实心里大概是无比认同的。
\n
或者说,不是认同必须要虚君,而是认同强大的制度比期待君明臣贤更可靠。
\n
要让天下大同,至少得是在和平的环境里。
\n
军队其实是容易暴走的,如果将来内外皆定,怎么按住这头猛兽?
\n
既然不可能当真不要军队,那就只能用利益收买、用制度稳固住呗。
\n
皇帝和文武、大明和诸藩,有了一套只需要换人就能避免许多最坏结果的方案,那么大明天子、诸藩国主、文武群臣都有了更多选择。
\n
以前只是在大明内部换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