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换的余地没那么大。
\n
以后,为什么不能是在宗藩之间换?
\n
细思下去,只要制度相同、才能考选的标准一样,先只是武将四处流官任职,等到基础打好了,如何不能让文武群臣都流官任职?
\n
等到最后真具备了全部成为实土的基础,或者说朱厚熜的某个后代有个完全大一统的志气,也未尝不能给他留下一试的基础。
\n
步步为营,试出了朱厚熜觉得兄弟阋于墙只怕是免不了的事这种态度。
\n
而若是他的后代没有那样的志气和才干,只要能够不折腾、维护好这一套体系,那么有军方的鼎力拥戴,又何愁皇位不保?
\n
如果连安排军方将领的空间更大了还玩不转,让文武当真一心架空皇帝了,那也就是他的后代太昏庸。那种情况下,就算只是虚君,也未尝不是一种福分。
\n
可即便是那种状态,君臣文武体系如此庞大,权力分割不仅局限于大明内部,泾渭分明的文臣武将之中,又有哪个别姓能取代朱家而服众呢?
\n
说是宗国府,只怕是更高级别的“朝争舞台”。
\n
何况从严嵩离开时的表情来判断……夏言和唐顺之是把严嵩哄来的。
\n
那就是告诉朱厚熜:我们不会在某些底线事情上与国务殿站在一起,您放心。今儿晚上,我们先得罪严嵩给您看看。
\n
朱厚熜摇着头站了起来:“严嵩啊严嵩……”
\n
这算不算夏言报另一个故事里的背刺之仇?
\n
再次回到文素云宫里,老七朱载堰还在等着朱厚熜陪他玩玩答应他的六博。
\n
这六博是一种起源及早的桌面游戏,所谓博弈博弈,博大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