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
以此来让观眾明白,若是没有意外发生,他的儿子將来也会像他一样,成为他这样的人。
我们终归会变成自己討厌的人的样子!
因为我们真正討厌的人,通常都是我们经常接触的人,並且这个人对我们形成了实际的伤害和影响。
如果没有別人帮我们填补这种伤害和影响,这个人將会是我们在某方面唯一模仿的榜样。
所以,另一对不同教育方式的夫妻出现了,养育了六年的孩子还没被磨灭的童真和爱戴出现了,亲生儿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性格和反抗出现了·
这些综合起来,才是男主角认识到问题所在从而转变的原因。
电影要从不同教育方式的对撞和探討以及相互成长,变成不同教育方式形成的不同人格,对人格形成的探討和挖掘转变。
简单点说,就是电影的基调从对事,变成对人。
只论教育这件事,电影虽然温馨,但格局“小气”。
但是,从教育这件事上来挖掘人性,那么格局就会变大。
挖掘人性的电影,无论欧洲三大哪个电影节,拿到最高奖都没问题,也不会有太多爭议。
能拿奖的主题和故事有了,拍摄时就要看演员的发挥了。
一部电影,有时候哪怕是主题再深刻,演员演的出戏,或者演的一般,对於获奖来说,都不太可能。
对於文艺片来说,演员是极其重要的。
很多时候一个不太好的剧本,甚至能被超神发挥的演员“拯救”过来,成为经典都有可能,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。
曹阳会担心演员问题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