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所以李适之对李銙、李粹等侄子颇为照顾。
李瑄封王,出将入相,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。
不仅仅亲兄弟被提拔,堂兄弟也因此幸运。
如争气的李粹,已经是上郡太守。
李銙本来只是考核不及格的县尉,现在却成为大县太守。
“萧侍郎这是什么话?难道因为新安令是李相的堂兄,就不去过问了吗?你在朝堂上小题大做,这是什么意思?”
萧隐之话落没多久,在李隆基都在皱眉头的时候,刚升任御史大夫的杨慎矜出列,向萧隐之质问道。
“臣并非小题大做,而是担心御史台的官吏,因此而免去对新安令的责罚。”
萧隐之并不怕杨慎矜,他直言不讳地说道。
为什么御史台会不过问新安令?
萧隐之就差指名道姓了。
“萧侍郎言过了,都知道李相高风亮节,大公无私,怎么可能因为亲人犯错,而去包庇呢?据说李相熟读《春秋》,一定知道石碏大义灭亲的故事,如果新安令真有问题,李相绝不会姑息。”
达奚珣出列说道,看似在维护李瑄,实则阴阳怪气。
“李相,你怎么看待此事?”
李隆基沉声向李瑄问道。
如果是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