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科举真正做到一视同仁,普通百姓不会再受制于自己的姓氏。
只要有才学,就可以进士第,甚至可以和封甲一样进士第一名。
士族不能凭借自己的姓氏扬名立万,他们要更为努力,用学识证明自己的姓氏。
贡院外,聚拢的考生越来越多。
而进士及第的名单,很快就会在口口相传下,响彻长安的大街小巷。
有一部分文人士子认为自己算术有误,要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,精学算术,备战下一次考试。
有的文人士子认为自己的对新法策令理解不深。
只要李相在,下次科举的策令八成还是关于新法。
他们要更加熟悉新法。
许多文人士子没有归乡,他们滞留在长安,身上无钱财者,要么成为果园农庄的帮工,要么成为代书笔之人,以此谋生。
还有一部分名气大,却没有中进士的文人士子,会受到长安豪商的资助。
长安有许多商人巨富,他们想投资找潜力股。
朝廷不允许官吏与商人私下来往。
但未成官吏的考生可以,期间还传有不少佳话。
在进士发榜的第三日,李隆基碍于面子,召新科进士入跃龙殿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