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
那是他当年任晋王长史时,李治亲手所赐的信物,如今却成了无用的装饰。
贞观二十年,玄武门的刀光尚未散尽,李承乾的新政令便如春雨般洒遍长安。
作为晋王李治的长史,李义府曾是夺嫡之争中跃跃欲试的“黑马”。
自以为能借晋王上位,跻身权力中枢,可现实给了他狠狠一击。
李承乾夺权后,虽未苛待李治,保留了晋王爵位与俸禄,却将府中属官尽数调离,李义府这个核心谋臣首当其冲,被改授“著作佐郎”的闲职,连晋王府的门都难再踏入。
最初的两年,李义府活得像个困在笼子里的困兽。
他搬出了晋王邸旁的官宅,住进西市附近的小巷,昔日门前车水马龙的景象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酒肆的喧嚣与小贩的叫卖。
他常常在深夜独自饮酒,对着空荡的庭院骂骂咧咧:“凭什么?我李义府就该困在这破屋子里抄书?”
有一次,他在酒肆撞见昔日下属。
如今已是稽查司的主事,正拿着商税账册核对账目,谈笑间说起“太子殿下看重能吏,不问出身”。
李义府借着酒劲上前搭话,对方却只是敷衍地拱拱手:“李郎官如今清闲,倒是福气。”
那语气里的疏离,像针一样扎进他心里。他摔了酒盏,在一片惊愕中踉跄离去,背影在灯火下佝偻如虾。
真正让他从颓废中抬头的,是贞观二十二年的一场暴雨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8页